张教授围绕“看班、管班、带班”三个阶段的对比分析,通过新班主任、普通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在工作侧重点上的不同,结合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生涯案例,解答了“谁来建设班集体”“如何建设班集体”“班级培养什么样的人”的问题。
张教授针对班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,分析并提供了实践策略,阐明学生到学校既要学知识(认知能力发展),又要学做人(健全人格发展),要求教师应该从帮助孩子树立胜任感、归属感和自主感的信念着手,建立一个目标明确、结构有序、氛围有爱的班集体,助力学生成长。
最后,张教授提示老师们关注班级境界的五个层次:1、有规矩。2、有氛围。3、有联结。4、有乐趣、有成就感。5、有意义、有方向。引导老师们不断进步。
张教授的精彩案例分享和实践策略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,感觉豁然开朗,特别是为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,使老师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思考,将会努力落实“人建班、班育人”的班级建设方略,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。